要拓寬攝影視野,全面提升審美和創(chuàng)作力,原畫冊給出的解決方案是:多看藝術(shù)攝影,讀大師作品,并以之為上層指導。那么問題來了,很多時候,人們眼中的“藝術(shù)”都看不懂呀,太不符合大眾審美了,那要如何學?
“看不懂的照片”系列中,我們已經(jīng)用三篇文章談了一些前置的問題:
《為什么有的照片你看不懂?》
《如何與看不懂的照片和平相處?》
《一張照片,怎樣才算看懂?》
接下來,我們會陸續(xù)推出關(guān)于“如何看懂”的文章。攝影史或藝術(shù)史,其實更多的告訴大家各種流派的從何而來,是什么樣,而很少談及大眾視野下的我們?nèi)绾稳ダ斫夂徒邮芩鼈?,更不會去談論在實踐中如何借鑒。這個問題太難了,但我們計劃用一系列內(nèi)容和課程去層層剝開解決,力求真正讓藝術(shù)攝影為大眾的學習服務。
解決問題的第①步,是“調(diào)停”。因為不少朋友表示,被所謂的大師攝影冒犯過……
-
01
你一定被“大師”冒犯過……
先說一個結(jié)論:橫亙在大眾與藝術(shù)攝影之間的壁壘,很多時候不是
作品太深奧
而是
觀眾太失望
為什么這樣說呢?
很多朋友遇見看不懂的(藝術(shù)攝影)照片,會覺得惱羞成怒,甚至覺得受到了冒犯,覺得是一群“不正常”的所謂創(chuàng)作者在玩弄大眾,在挑戰(zhàn)人類的“正常審美”。
因為它們很多時候是這樣的:
©威廉·埃格爾斯頓,彩色攝影大師。
@羅伯特·亞當斯,美國攝影大師,新地形攝影代表人物?!禙rom the Missouri West》
當然所謂的藝術(shù)圈子的確是魚龍混雜,這里我們先排除這一撮人,談論本就值得談論的人和作品。
這種“失望感”更很多是因為大眾對“高超技藝”的期待落了空。怎么說呢?在觀眾的立場上,他們所期待的是——
在自己預設的路徑上
看到更精湛的表現(xiàn)
而藝術(shù)攝影給大家的,卻是失望。比如……
我喜歡漂亮的風景
↓
我心中的好作品是震撼風光大片
↓
@Keith Ladzinski,國家地理攝影師
而藝術(shù)攝影給我的是
↓
破破爛爛的風景
↓
@David Benjamin Sherry,《Paradise Fire》
·
·
·
我喜歡講故事的照片
↓
我心中的好作品是一個耐人尋味的人間故事
↓
@史蒂夫·麥凱瑞,國家地理*席攝影師
@史蒂夫·麥凱瑞,國家地理*席攝影師
而藝術(shù)攝影給我的是
↓
呆若木雞的人物攝影
↓
@埃里克·索斯, 《I know how furiously your heart is beating》
@埃里克·索斯,《I know how furiously your heart is beating》
·
·
·
我喜歡極簡風
↓
我心中的好作品是漂亮的幾何圖像
↓
@Yener Torun,ins當紅攝影師
@Yener Torun,ins當紅攝影師
而藝術(shù)攝影給我的是
↓
不知所云的抽象圖案
↓
@托馬斯·魯夫,《Substrate》作者將多張日本彩色漫畫與動漫圖像虛化處理之后重疊起來,進一步虛化制作成這組作品《Substrate》,這樣的影像已看不出其原型,它們能算是照片嗎?
@李俊,《記之暗面》作者將一系列物體放置到相機內(nèi)部,讓光線穿過物體在底片上感光成形,形成一系列抽象的影像。
其實不是人們不愿意去理解藝術(shù)攝影,而是在準備理解搓手期待的時候,就對作品本身“失望透頂”,因為它們并沒有看起來“更屌”。這部分觀眾***終會轉(zhuǎn)而去壯大了沙龍大片的隊伍了。
所以,要用一百多年攝影史和大師作品來指導大家拍照,第①步便是讓大家明確藝術(shù)攝影和大眾攝影思維的差異本質(zhì):雖然更多時候表面上是說“看不懂”“深奧”,實際上是“失望”。
-
02
慎說“就這?”
藝術(shù)攝影和大眾攝影的審美思維差異,就像平民想象中皇帝是在用金扁擔在挑水,而事實上皇帝根本就不用扁擔,甚至也不挑水……鴻溝就在人們對“金扁擔”的想象和現(xiàn)實中扁擔的缺失中變得越來越深。
“我喜歡美麗的風景→我希望看到震撼風光大片→我得到的是破破爛爛的風景”的結(jié)局通常會是觀眾的一句評價:
“就這?”
觀點中還帶有強烈的“如果把它發(fā)到朋友圈都沒人點贊”的附加解釋,來反駁它的合理性。這實在是詭辯。
我們先不說藝術(shù)攝影,就說******大眾的手機攝影。原畫冊社群成員,也是現(xiàn)在原畫冊合伙人之一@趙童話的爸爸,這張照片,也曾被評價“不就是拍了個床單嗎?”,然而因為這張照片他獲得了今年全球iPhone攝影大賽年度攝影師。
©趙童話的爸爸
這張照片,稍有感知能力的朋友并不難get到點,大概只屬于受到威廉·埃格爾斯頓影響,但依然很通俗明快的攝影小品吧。又或許能有一些喬爾·邁耶羅維茨的聯(lián)想。
©喬爾·梅耶洛維茨,《海角之光》
問題是,有部分人完全不認同“日常感”可以稱為好照片。這就是為什么我們說,以自己固有認知和社交網(wǎng)絡點贊來衡量照片的價值,很有可能會失去一大片森林。
還不僅僅是藝術(shù)攝影,也包括我們平時所談論的沙龍攝影。
觀眾自有評價的權(quán)利,但“就這”這一句簡短的評價卻讓很多可能性戛然而止。
我喜歡,和我認同,
是兩件不同的事情。
每個人都有自己當下所處階段的喜好。但若一概否認甚至謾罵自己審美光譜還覆蓋不了的區(qū)域,其結(jié)果將會是自己的審美會逐漸縮窄到一個孤島上——這也是為什么部分朋友學攝影一段時間后反而不知道怎么拍了。
經(jīng)驗告訴我們,慎說“就這”,是擺正三觀、將來避免瓶頸的***好態(tài)度。
-
03
彌補審美盲區(qū),
建議和三種照片做好朋友
看過《為什么有的照片看不懂?》的朋友,一定會意識到,遇到看不懂的作品可以解釋為作品落在了自己的審美光譜之外。那有沒有一些可以幫助大家快速接受的,可以拓寬自己審美光譜的知識呢?
有。
人們會自然喜歡抒情、畫意、故事感、視覺沖擊、形式感、奇觀類照片,而許多人的“審美盲區(qū)”大多可以用三類照片概括:
“冷酷無情”
“不講故事”
“看起來像亂拍的”
大概可以是Hanzlova這樣的陰冷冷峻圖像:
@Jitka Hanzlova 《Forest》
也可以是托馬斯·魯夫這樣的冷酷證件照,而且還不止一張,而是一群。
@托馬斯·魯夫,《Portrait》
@托馬斯·魯夫,《Portrait》
還可以是肖爾這樣歪歪扭扭,在強制閃光下,甚至讓人有點作嘔的三明治:
©史蒂芬·肖爾
“冷酷無情”、“不講故事”、“看起來像亂拍的”并不是什么好的評價,而代表著冷漠、無趣、錯誤。在藝術(shù)攝影中,卻可以對應為
“冷面攝影”
“非敘事攝影”
“形式不確定性”
它們就是藝術(shù)攝影中“冒犯”大眾的元兇。如果上面三張照片也冒犯了你,那么建議你先不要嗤之以鼻,而是存疑,學會與這三類照片和平相處,這樣便可以解鎖一大片圖像區(qū)域。他們還代表了冷面美學、詩意、快照美學等每個人都可以解鎖的區(qū)域。
-
當然如果你了解到這些,依然愿意回退到自己原有的審美舒適區(qū),我們也表示尊重和理解。只是我們的建議是多了解,先“認同”,再“喜歡”。